璞草誌 (No18) 淺山漫香:六抹花香、六段回憶故事,挖掘你我身邊芬芳,用氣味走一趟原鄉之旅
- 2025-10-20
- 2025-10-20
- 18 Views
當問到「淺山漫香」的靈感從何而來,阿和哥提到,過去常常追求又高又遠的目標,長年追逐,讓自己處在高速狀態;沒時間,也漸漸變成生活的常態。
人在高壓下,自然會希望找一個能讓自身慢下的地方。然而,他某天停下來一看,距離自己最近的地方有著枝葉花香、溪流清涼、田園垂稻、炊煙飯香……交織成親切的鄉間協奏曲,這些不就是被自己遺忘的成長記憶原點嗎?這才恍然驚覺,自己竟捨近求遠了。

璞草園做過很多不同主題面向的氣味,包括解碼山林、紅石林道、Memory Air 等。這些氣味,不光光是擷取自然風光、探討生態議題或有趣的香氣設計,在一縷縷氣味背後,亦藏著創辦人阿和哥,以自身香藥草種植、氣味採集及品牌配香師等專業,一路探尋在地氣味的體悟。
【六段故事,六花設計理念】
- 兒時的含笑花:期盼父親歸家的記憶 →
- 年少的野薑花:不知愁的自在生活 →
- 遊子的相思花:恬靜的一抹鄉愁 →
- 豐收的山棕花:原民狩獵的訊號 →
- 最熟悉卻陌生的七里香:無所不在的陪伴 →
- 林間翻騰的白楸花:走進淺山的歡迎儀式 →
跋山涉水到遠處尋香
阿和哥年輕時因厭惡務農,選擇遠離家鄉;誰想到壯年時又不捨家人辛勞,因親情重回家鄉。爺孫相伴時,他重拾兒時記憶,讓火金姑重現家鄉成為那時改變的原動力,從廣植香藥草到提煉取香,讓生態、生產、生活不再互相矛盾。
在田間追求理想一經就是十年,而後轉足後山,想要探索更未知的世界。臺東的廣袤的青山綠水、多元族群與原生文化,引領和哥帶領璞草園踏入森林,於是我們才有所謂的「尋香計畫」,一次次探索不同山域的地貌與氣味特色。
相關文章:

內心念念不忘的淺山芬芳
不過,在逐漸領略高山的神秘清冷時,也偶然走訪了一趟低海拔的採集之旅。這一趟不得了,淺山地區的氣味多元豐富,再度將我們拉回重新檢視尋香之路的目標,並開始留意那不斷被我們途經,卻鮮少慢下來探究的「最熟悉的陌生氣味」。
人生好似就是這樣,一下執著追求、一下幡然回頭。猶如當初的離鄉與歸鄉,再到如今一味追求高遠的神秘,卻忽視了鄰近的低海拔──那幼時成長的山林溪流、少年時的南北遊歷、壯年後的安家歸屬,也有著高山難以取代的美感。
一覽這一路的經歷,我們種植香藥草,讓取香技術得以精進;從田間步入森林,讓島嶼氣味得以被解析。這趟旅程兜兜轉轉成一個圓圈,緊密連結起平原的淡然遼闊和高山的神秘冷清,以記憶索引、村落文明、田園芬芳完整刻劃這二十年的尋香足跡,瀰漫成一份每個人心中關於成長及原鄉的芬芳記憶。

六抹花香,六段故事
兒時的含笑花:期盼父親歸家的記憶
三合院中的那棵含笑花,是阿和哥父親年輕時親手種下,那時阿和哥都還未出生。
到了阿和哥玩彈珠的年紀,含笑花已成了一棵大樹。在伴隨著濃郁蕉甜花香的時節,阿和哥總是希望能在樹上搭建屬於自己的平台,當他站到高處,就能第一時間瞧見父親回家的身影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蕉甜的含笑花與香茅、檸檬草搭接,讓蕉甜香而不膩,也呼應鄉間小路二旁的芒草景象。
- 安息香、岩蘭草能夠安定神緒,讓期盼的焦急感得以被安撫。

年少的野薑花:不知愁的自在生活
門前的清涼溪流,曾是青少年們最喜愛的玩耍天地,游泳、捉魚蝦、採集過貓(野菜),穿梭野薑花的花叢間追逐,樂此不疲。當夜幕低垂,螢火蟲綻放點點綠光,花香味伴隨涼風蔓延至屋舍,讓人憶起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,不知愁,所以安定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以野薑花的淡雅幽香為主調,佐以乳香提升花叢錦簇的意象。
- 運用檸檬葉的果香與青葉味,模擬野薑花葉的清新氣息。
- 擷取歐薄荷、綠薄荷的清涼度,形塑溪流旁的清涼感。
- 蕨葉的青草氣味,則呼應生長於野薑花旁的群生植被環境。

遊子的相思花:恬靜的一抹鄉愁
趁著短暫的假期回家探親,南下途中的山邊,總是黃黃白白相接成一片燦爛的波浪。正值初夏,相思花與油桐花花期正盛。直到步入家門前,都能聞見相思樹用它枝梢的清香迎接遊子的歸來。隨著父母見子後的噓寒問暖、懷念的一桌菜香,融合成鄉愁的氣味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相思花帶有清淡的乳香調,以薰衣草香甜襯托出安撫的感受。
- 以杉木的細緻木香潤飾,形塑相思樹林的整體林相。
- 澳洲檀香木、安息香襯底,提供深層的安定感。
- 整體氣味傳遞了回家鄉時的歸屬喜悅。

豐收的山棕花:原民狩獵的訊號
仲夏午後的山腳下,阿和哥與達魯瑪克頭目席地而坐,天南地北閒聊著。此時烏雲漸密,細雨方起,遠處的空氣中飄來一抹淡淡甜香。
頭目說:「狩獵的季節開始了。」
踏尋氣味的來源,原來那是來自山棕花的芬芳。越晚越濃郁的山棕花,利用氣味吸引昆蟲,鳥獸隨之而來,因此對獵人來說,夏季即是豐收的季節,而山棕的花香即是狩獵的訊號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用佛手柑的清甜果香,調和濃郁狂野的山棕花,讓香氣變得柔和甜美。
- 伊蘭花、快樂鼠尾草串接山棕花,使氣息更加細緻分明,提振情緒。
- 廣藿香襯底,模擬山棕叢下偶乾偶濕的泥土,讓情緒在振奮後多一份歸屬感,沉澱平靜。

最熟悉卻陌生的七里香:無所不在的陪伴
這股淡雅的花香,在公園、在幽靜小巷裡、在家家戶戶的窗前,時常以矮小的綠籬、盆栽的姿態存在。在淺山中,七里香則是以一棵樹的姿態生長在天地之間。
近,在你周遭,它獨立默默綻放。
遠,在淺山林間,它與其他闊葉樹相互競爭。
大自然環境中的七里香,花、果、葉所產生的氣味各有千秋。然而,無論近或遠,它散發的氣味總讓人無比放鬆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七里香帶有白花常見的蜜香氣味,用七里香果、橘子皮襯托出更多的愉悅感。
- 七里香葉的鮮葉、枝條味清香而濃郁,透過綠薄荷加強涼潤感,猶如淺山間的舒適夜晚。
- 在不同溫度展現下,你能聞到氣味時而偏向花香、時而偏向果香,感受天然精油迷人的流動性。

林間翻騰的白楸花:探索淺山的歡迎儀式
初秋黃昏,陣陣微風吹入林間,在一片綠意中,白楸(白匏子)的葉背猶如一道白色浪濤飛舞。
入夜後,白楸花的皂香花粉香氣在林間登場。
這抹清開闊的氣味帶領我們走進淺山,沁入心脾、清新思緒,讓我們放下執念,坦然接受尋香之路所帶來的全新體悟。
氣味設計理念:
- 白楸花的輕盈花香中,帶有宛如沐浴後留於肌膚的皂香,以及些許木質氣味。尤加利、鼠尾草能夠提升花體的明亮度。
- 迷迭香增強木質調,如露水浸潤後的淡淡草木香氣,為整體氣味添加豐富度與安定感。
- 白千層、樟葉呼應白楸樹生長的整體環境,開闊了氣味的廣度與層次,令人想到南大武山的初秋。
